, Psilocybin端粒假说:关于Psilocybin对遗传衰老有益的神经精神药理学效应的经验性可证伪预测
mushroom-2786789_960_720
, Psilocybin端粒假说:关于Psilocybin对遗传衰老有益的神经精神药理学效应的经验性可证伪预测
Psilocybin-Research.com
Latest Scientific Publications

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abs/pii/S0306987719308229
中文摘要:我们引入了一个新的假设,即psilocybin的治疗应用对遗传衰老有有益的影响。在假设之外,我们预先预测可控的psilocybin干预对白细胞端粒长度产生可量化的积极影响(端粒是死亡率和多种衰老相关疾病的有力预测因子)。我们的假设遵循科学发现的Popperian逻辑,即大胆的(和可驳斥的)猜想,这是科学进步的基础。“psilocybin端粒假说”被正式化为一个逻辑上有效的演绎(三段论)论点,我们提供了大量证据来支持基本前提。我们理论化的动力来自多个汇聚的经验来源,表明psilocybin对心理健康的各个方面(例如,在抑郁、焦虑、创伤后应激障碍、强迫症、成瘾等方面)具有持久的有益影响。额外的支持是建立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的,这些研究在心理健康和端粒磨损之间建立了可靠的相关性(心理健康的改善通常与端粒的延长有关)。我们的论点的另一个相关部分是基于最近的研究,这些研究表明“意识的冥想状态”对遗传衰老有有益的影响。类似地,psilocybin可以诱导意识状态,这些意识状态在神经生理学和现象学上与冥想状态显著一致。此外,先前的研究已经证明,单剂量的psilocybin可以改变生活的变革性经验(≈ 70%的健康志愿者将他们的psilocybin经验列为个人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五件事,即仅次于生孩子或失去亲人)。我们假设这些深刻的心理事件在分子遗传学/表观遗传学水平上留下了可量化的标记。鉴于端粒长度分析的普遍可用性和成本效益,我们建议定量端粒分析应定期纳入未来的psilocybin研究中,作为一种辅助生物标记物(即,通过方法学三角测量促进科学一致性)。为了证实“psilocybin端粒假说”,我们讨论了潜在的神经精神药理学、内分泌学和遗传作用机制(例如HPA轴反应性、海马神经发生、神经营养因子(如BDNF)、5-HT受体兴奋性、神经可塑性/突触可塑性、,全脑神经元功能连接密度的改变,SLC6A4血清素转运体基因的参与等)。因此,拟议的研究议程本质上是高度跨学科的,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来看,它具有深刻的影响,因为它连接了认知层面(定性经验现象学)和本体层面(定量分子遗传学)的分析。从长远来看,“psilocybin端粒假说”的多学科和创新性研究有助于改善老年心理干预措施,并确定新的老年保护和神经保护/恢复性药物靶点,以减缓遗传衰老,改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在老化过程中。

链接: 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31634774
张贴在文献分享


Contact Dr. Christopher B. Germann for further information:


Please prove you are human by selecting the Key.